档案文献资料的清洁除尘

2020-08-27


  众所周知,灰尘是纸质文献材料保存的顽固障碍,是影响文献耐久度的重要因素。一直以来,灰尘的防治,是文献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。

  气候干燥、风沙较大的省份,灰尘问题更应受到重视。为逐步实现档案“十防”,减少灰尘对档案的伤害,创造一个清洁、安全的档案保管环境,在文献管理和文献利用过程中,为确保文献资料能够长久地为人类服务,需要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加以保护,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各种不利因素对文献的损害,延长贮藏寿命和使用年限。

  五防:防尘、防晒、防蛀、防霉、防蚀

  四控:控温、控湿、控尘、控日光  

  灰尘对文献的危害

  灰尘的成分并非常规意义上的粉尘,其中含量较复杂,当灰尘落在图书、档案等纸质文献上,其中的铁、铜等金属离子在纸张纤维素的水解氧化中起到催化的作用,发生化学反应,使纸张纤维素的机械强度下降,使纸张发黄变脆,同时还会加速纸张老化、字迹褪变。  

  灰尘覆盖在纸质文献上,污染纸张,导致字迹模糊不清。灰尘的形状不规则,大多是带有棱角的粉粒,受灰尘损害严重的文献字迹模糊不清,很难辨从,纸张发毛,破烂不堪,很难修复。

  粘土、“书砖”、“档案砖”

  灰尘基本含有粘土,而粘土善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在空气中湿度大时,粘土中的氧化铝发生水解、生成氢氧化铝胶体,使纸张粘结在一起,在空气长期不流通、缺乏妥善管理的条件下,就形成了“书砖”“档案砖”等,为文献的利用制造了障碍。

  霉菌

  灰尘落在文献上后,其中携带的霉菌可在适宜条件下萌发、生长、繁殖、蔓延,其不同颜色的菌丝交织在一起,一方面覆盖了字迹,另一方面霉菌分泌的酶和有机酸也会侵蚀纸张,使文献缩短寿命甚至损毁。  

  灰尘上附着的有毒物质吸入人体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,呼吸道免疫机能受到破坏,会引发慢性气管炎、肺气肿、支气管哮喘,甚至肺癌等疾病。类似于“尘肺“矽肺“等对人体造成的危害,急需引起大家的重视。  

3d774d21758dfb22.jpg

  1.避免酸性环境的生成 

  酸性环境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:一是造纸过程中残留的酸;二是当纸张湿度过大时吸收空气中的酸性气体,如:二氧化硫、二氧化碳、二氧化氮等形成酸性溶液,使纸张PH值变小。

  2.防治光化学反应发生

  最好将档案库房建在环廊内,不但避免阳光照射,而且可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侵入。

  3.控制库房温度

  温度升高,物质分子获得热能,分子运动加快,动能增大,活化分子数量增多,化学反应也会加快。平时几乎不进行的纤维素有关反应也会发生,纸质老化速度就会加快。当温度过高时,纸质会失去水份而变硬变脆。温度继续升高就会使纤维素脱水、炭化直至燃烧。因此,档案库房一定要控制温度,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,最好控制在14-24℃之间。 

  4.控制库房湿度

  空气中湿度大,纸张含水量就大,酸性物质对纸张中纤维素破坏作用就大,这就是相对湿度越高,纸张白度呈直线下降的原因。当相对湿度超过85%时,纸张物理强度损失30%以上,弹性完全失去,晒干后也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。另外,相对湿度若低于25%以下,纸张又会因干燥失去水分而发硬变脆,弹性、耐折度减弱而易破损。如果空气中相对湿度经常反复变化,纸张纤维素反复膨胀、收缩会受到过多地损伤,强度下降明显。因此,档案库房的湿度非常重要,一定要尽量保持稳定,最好控制在45%—60%。

  5.除尘杀菌

  灰尘是细菌、霉菌的携带者,本身也会对纸张产生磨损、腐蚀等破坏作用,因此在档案入库前就要进行除尘、杀菌。入库后要严格控制温湿度,因为高温高湿是细菌、霉菌繁殖的必要条件。

  综上所述,只要我们能严格控制档案库房的温湿度,防止日光、强光直射,档案文件经常除尘、杀虫灭菌,就可以使纸张纤维素结构保持稳定,防止档案纸张材料的老化变质,延长纸质档案的寿命。

2d29a9438c8185b6.jpg

关注公众号
在线咨询
回到顶部